王震:只有部分落地,国谈药落地难在哪儿?
记者: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玫妍“我国高值创新药品可及性不够,根据对2021年国谈药的落地情况调查,协议期内221种药物仅有少部分落地。”7月22日,由多发性硬化之家主办的“规范 协作 管理——关注MS未满足需求专家研讨会”在线举行,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教授提出,建议提高高值创新药品的可及性。
“2021年只有少部分国谈药落地,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”王震解释道,“就医院方面而言,入院的时候有药事委员会的审核,包括药占比的考核,药品管理、药事服务等。当然也有医保方面的一些政策障碍,比如总额控费,药占比,各地医保基金的收支状况等。”
“对此,我们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,包括国家卫健委对公立医院弱化了药占比考核,药事委员会在加快谈判药的审核,‘双通道’政策打通了药店渠道,还有些地方要建单独支付等政策,但是结果仍然不太理想,现实情况是仍然有大量的国谈药落不了地。”王震说。
王震根据今年国家医保局发布的统计报告算了一笔账:2021年,221种协议期的国谈药,大概是1.4亿人次的报销,减轻了负担大约1500亿,价格下降50%左右。就比例来讲,大概是4%的人,7.7%的目录内药品品种用了医保药品费用18.2%。
如何解决国谈药落地难的问题?这是一个需要多方联动的课题。
王震认为,“基本医保要发挥好谈判的作用,把临床效果好又能承担得起的药品放到目录里。此外,发挥平台组织和规范化的作用,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去提高药品可及性。同时,做好数据支撑,把现有的医保数据充分利用起来,为社会力量提供一个支撑。”
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障体系也是必要的。王震表示,“要想真正地起到作用,还要在商业健康保险上发力。要在产品设计上下功夫,提高产品的吸引力,做细分市场和细分产品。现在的普惠医保面临着受益面和保重点之间的冲突,需要创新运营模式,增强可持续。”
最后,要把我们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起来。在政府和市场之外,建立一个重要的支撑力量,包括各种合作组织、慈善组织等等。
责编:鲁洋校对:李益萌
最应该降价的是富马酸二甲酯,这么简单一个药物被渤健专利墙挡着,卖出天价 希望芬戈再降一降https://app.mszj.com/public/emotion/face_006.pnghttps://app.mszj.com/public/emotion/face_006.png 冰酱的阳光 发表于 2022-07-27 11:28
希望芬戈再降一降
所有的DMT药物都应该降一些 再降价,特立氟氨。太贵了 现有的一线DMT药物都降到1000以内就好了 辛苦了!加油!https://app.mszj.com/public/emotion/face_068.png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