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加入我们,结交更多病友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作者:Tsai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。
2018年10月1日,万众瞩目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式揭晓,美国科学家詹姆斯•艾利森 (James P. Allison) 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 (Tasuku Honjo)同摘桂冠,两位科学家发现抑制消极免疫调节机制的新的癌症治疗方法,为癌症患者带去福音,同时也让“免疫治疗”成为研究热点。
图1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•艾利森 (James P. Allison) 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 (Tasuku Honjo)
神经内科疑难杂症繁多,且多为免疫性疾病,如何正确、巧妙地使用免疫治疗对于预后影响深远。除激素、免疫球蛋白使用外,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因其起效迅速、疗效显著等优势运用越渐广泛。本文主要简述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的机制,及其对神经科的应用价值。
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的机制
血浆置换(PE)和免疫吸附(IA)为借助体外循环,利用血浆分离、置换、吸附等技术除去患者血浆中的致病物质,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,根据血液成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(图2)。
图2 血液成分直径与治疗方法选择
PE通过全血输出体外,使全血/血浆成分通过吸附罐,滤去相应成分,同时补充置换液回输体内,分为单纯非选择性血浆置换(图3)、双重滤过的选择性血浆置换(图4)等,前者非选择性地除去所有血浆成分,后者可特异性地除去致病物质保留正常血浆成分。
图3 单纯血浆置换法 图4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
IA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,将高度特异性的抗原、抗体或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(配体)与吸附材料(载体)结合制成吸附剂(柱),选择性或特异地清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,再与细胞成分汇合回输体内(图5)。装置中的吸附剂成分不一,包括色氨酸TR、苯丙氨酸PH等,可吸附血浆中的不同抗体与补体分子,选择性更高,整个治疗过程不损失有用的血浆成分,无需置换液。 图5 免疫吸附法
神经科运用现状
目前神经免疫相关疾病越发多见,PE和IA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案之一。2016年,美国血浆透析协会 (ASFA)发布了血液透析的临床指南,对16种神经科疾病的治疗予以具体阐述(表1)。ASFA指南推荐类别—— I类:可作为单独治疗或联合其他治疗的一线选择;II类:可作为单独治疗或联合其他治疗的二线选择;III类:单独治疗的最佳作用尚未确定,决策应该个性化;IV类:已被证实单独治疗无效或有害。
注: ADEM,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; AIDP,重度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;GBS,吉兰-巴雷综合征;CIDP,慢性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; IVIG,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; HE,桥本脑病;SREAT,激素反应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脑病;MG,重症肌无力;PANDAS,链球菌感染相关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疾病;MS;多发性硬化;NMDAR脑炎,N-甲基d-天冬氨酸受体抗体脑炎;PML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电压门控钾通道抗体; MAG,髓鞘相关糖蛋白。
1. PE
2011年,美国神经病学学会(AAN)治疗和技术评估委员会(TTA)依据新的研究数据,重新评估了PE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治疗作用。指南评估了PE对吉兰-巴雷综合征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、重症肌无力、单克隆y球蛋白相关的多发性神经病等神经科疾病的应用证据水平,具体参见表2。
2. IA
IA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类:
a. 即刻滤去血液内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——大部分自身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G(IgG)类,其分布广泛,约45%分布于血管内。
b. 脉冲式调节体内抗体再分布——IA除去血管内的抗体之后,逐步诱导体内抗体再分布。
c. 免疫调节变化——因血液中抗体减少,减少抗体和淋巴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量;IA从受损的血脑屏障中直接除去相关抗体,从而减少脑脊液中的抗体。 IA的治疗效果与IgG亚型关系密切,IgG1主要包括视神经脊髓炎的抗AQP4抗体、重症肌无力的抗AChR抗体,IgG3主要包括抗神经节苷脂抗体,IgG4主要有抗MuSK抗体。研究表明,IA对IgG2和IgG4亲和力号,效果佳;而IgG1和IgG3亲和力差,效果不佳,更建议予PE治疗。
并发症
因血液透析存在外源性血液滤过、置换、回输的过程,不可避免地对人体造成影响。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、心动过速、心动过缓、头痛、恶心等循环系统症状,以及与纤维蛋白原耗竭、使用抗凝剂、中心静脉通路相关的出血、血肿等血液系统症状,以及因置换液等引起的感染、过敏等风险。因IA主要采用去除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选择性单采血液成分技术,与PE相比,避免了置换液对人体的副作用,安全性相对更高。
总结
PE和IA作为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案之一,起效迅速,成为危重病的主要治疗选择之一。但因置换液、价格、并发症风险等因素的存在应用受限。本文主要介绍了两者的机制、应用指南建议及相关并发症,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建议结合指南、患者实际情况正确选择,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。
参考文献: [1] Cortese I, Chaudhry V, So Y T, et al. Evidence-based guideline update: Plasmapheresis in neurologic disorders: Report of the TheraPEutics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[J]. Neurology, 2011, 77(17):103-4. [2] Klingel R, Fassbender C. Plasma exchange and immunoadsorption for autoimmune neurologic diseases - current guidelin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[J]. Atherosclerosis Supplements, 2009, 10(5):129-132. [3] JIA L M, Jing Y F, Wei-Zhou W U, et al.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by plasma exchange and plasma immunoadsorption for neurological autoimmune diseases[J].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, 2016. [4] Oji S, Nomura K. Immunoadsorption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.[J]. Transfusion & Apheresis Scienc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World Apheresis AssocIAtio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Haemapheresis, 2017, 56(5). [5] Fassbender C, Klingel R, Köhler W. Immunoadsorption for autoimmune encephalitis[J]. Atherosclerosis Supplements, 2017, 30:257. [6] Szczepiorkowski Z M, Winters J L, Bandarenko N, et al.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theraPEutic apheresis in clinical practice—Evidence‐based approach from the apheresis application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[J]. Journal of Clinical Apheresis, 2016, 28(3):145-28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