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初级宝宝

- 我的身份
- 患者
- 就诊医院
-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
- 主治医生
- 冯金洲
- 患者分型
- 多发性硬化MS
- 行走距离
- 100米以上
|
马上加入我们,结交更多病友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来自一位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家属。
21年的11月,我老公确诊了多发性硬化,确证前症状就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,只是没那么严重,最开始是头晕,最后是连路都要摔跤,才去医院照了核磁共振,确证,住院治疗。
因为这个病不常见,所以初期去医院医生也只考虑是颈椎病和抑郁症。因为症状相似。当时想的是医生都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吧,开了抑郁症的药我老公怕我担心瞒着我吃,因为睡不着他还吃安眠药,安眠药也没用,每天晚上睡两三个小时,到最后是走不稳路了去医院才确诊下来这个病。
开始我不了解这个病,他跟我说不用开刀,输液就好了,我以为是小问题,住院治好了以后就没问题了,是我想的太简单了。
住院第二天医生建议我们做腰穿,抽脑脊液去成都化验然后确定是多发性硬化,脱髓鞘病变,医生说这个病不能根治,只能维持不复发就能跟正常人一样,复发的次数越多就越危险,可能会失明,或者瘫痪,当时感觉天塌了一样。当时住院一周,医生让我们最好去华西找专门看这个病的教授去看一下,22年1月我们去了成都华西医院,我当时是抱着很大希望的,我觉得华西那么好的医院肯定能治好我老公的病,或者说会有更好的情况,医生看了我们在市医院做的检查报告说情况并不是那么好,病灶在小脑,病灶挺多,已经蔓延到颈部了,医生说建议吃西尼莫德,原价六千多,医保报销完两千多一个月,这个药是控制病情不复发,但不是百分百,而且吃就是一辈子,药不能断,当时我们觉得没有办法,决定吃这个药。我还记得医生叫我拿单子去一楼盖章,我去盖完章在楼梯间偷偷哭,我怕他看到,哭完装着没事去安慰他,我说多少钱我们都治。当时我们工资并不多还要还房贷每个月,还要养孩子。
从成都回来后他认识了一个病友。因为吃这个药怕会长水痘,就要先打水痘疫苗,正好他的病友是打疫苗那里的一个医生,是一个阿姨,阿姨把他拉进了一个病友群,里面有全国各地的,都是得这个病的病友,他们有的十多二十年没有复发过,当时阿姨说建议不要吃这个药,因为吃了就不能断的,而且三个月就要查肝功能和肾功能,药费也是不小的负担。我们也考虑了很久决定不吃这个药,就靠饮食和运动来缓解这个病。
我开始在网上查,有没有更好的办法,同时我也看到了病情更加严重的病友,病发就不能行动,需要卧床。这个病有复发缓解型和继发进展型,后者会更严重一些。我老公是缓解型,但是我很怕我老公有一天也会这样,他还那么年轻,我们的女儿还那么小。有时候想着会睡不着偷偷哭。目前没有办法治好这个病,只能缓解病情让它不复发。但是当时没有更好的办法,在网上也找不到方法,只知道饮食,心情,运动,睡眠很重要。然后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一瓶牛奶,蛋白质很重要,不能熬夜,按时睡觉,适量运动。我们到处去找老中医开中药吃,只要有点名气我们就去,吃了很多中药,平时也会有点头晕,严重点时就去吃西药,反正吃了很多药,几乎没断过。过了有一年,因为疫情原因,我老公在厂里上班,疫情期间需要闭环生产他出不来,只能吃住都在厂里,我也被关在家里,每天他都吃的很差,而且每天喝的牛奶也买不到,也睡不好,导致他的症状有加重了,睡眠不好,补充不了营养我觉得有很大关系,等到疫情结束了我们再次住院了,状态很差,头晕,身体不舒服他就会心情不好,心情不好状态更差,就一个恶循环。这次住院5天,也是激素冲击治疗。核磁共振检查医生说没有新的病灶,但是也没有减少,情况还算好的。出院了过几天就是23年新年了,我们回了老家,因为他吃激素的原因,身上都是肿的,背上长了很多痘,走路不稳,就是下一秒随时会摔倒一样,医生说是没那么快,慢慢来。过了年后走路稍微稳了一些,有天我在网上查这个病的相关信息,底下有个评论说试试看看《细胞奇迹,吃出来的免疫力》这本书,我觉得只要有一点办法我都愿意试试看,书的作者是美国人,她是位医生,她也是得了这个病,她通过自己的方法自救然后写下了这本书,我愿意试一试,书里说:药物不能消除自身免疫病,但你的身体可以自我修复,只要你为它提供合适的工具。
疾病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,而是一种复杂的融合,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等许多方面,幸运的是,对所有人来说,环境都比基因更重要,因此你可以着手改变自己的环境,你选择的生活方式可以修复体内受损的生物化学机制恢复健康活力,对于患有自身免疫病或其他慢性病的人来说,能够改变生活的是自己不是医生,也不是药剂师,更不是那些药丸一切都在于你,拯救自己的力量掌握在你手中。
因为不想失去他,所以我觉得可以改变或者逆袭一下。
|
|